一边是在押犯数量大幅增加,一边是男警力明显不足。山东潍坊监狱面临着监狱管理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难题。
2006年,山东一远程视讯技术公司研制开发出一套网络系统,主动与潍坊监狱联系,为监狱免费安装了网络平台。这套系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视频可视电话系统,用于女警为服刑犯进行心理矫治。另一部分是短信平台,为服刑犯与家属进行沟通。
网络平台成功运用后,潍坊监狱的“女警+网络”模式在山东省各个监狱得到推广。
网络为重刑犯搭建亲情通道。
9年后他见到儿子
孙路静做了20多年帮教工作,她看到太多服刑犯家庭的悲欢离合。她最常提到的是犯人王中安(化名)两年前见到儿子的那一瞬间。孙路静是山东省潍坊监狱服刑指导中心的主任,王中安是监狱里一名被判无期徒刑的服刑犯。
王中安能够见到儿子得益于潍坊监狱建立的网络平台。当时,王中安在山东省潍坊监狱服刑已经9年。他将近60岁,由于患病,只要情绪激动身体就会不受控制地抽搐。但是,他不可能情绪不波动,狱友每逢接待日都有亲人来看望,而王中安自从进了潍坊监狱,就没再见过家人。
王中安心里很清楚,前妻是不可能来看望他的,他唯一的愿望是能看看儿子和女儿。可是,这也让他绝望,因为一双儿女都随前妻改嫁了,他甚至不知道他们到了哪个村镇。
如果不是那段不幸的婚姻,王中安或许不会落入铁窗。11年前,王中安的妻子和他提出离婚,王中安觉得,虽然两个人感情不算和睦,但毕竟已经有了一双儿女,他实在不愿意离婚。妻子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离婚。之后,在愤怒和失望中煎熬的王中安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他拿着刀冲向了审理这个案件的审判员……
审判员死了。王中安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王中安走进潍坊监狱的同时,他的前妻带着儿女改嫁了,从此杳无音信。服刑9年,王中安饱受病痛和情感的双重折磨。“他有严重的自SA倾向,是监区重点监管对象。”孙路静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
监区警官采取了很多办法开导王中安,但王中安的绝望没有任何好转。在一次网络心理矫治中,王中安提到了想见到儿女,警官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开导王中安的契机。孙路静和服刑指导中心的女警们认为,帮助王中安恢复生活的信心,她们责无旁贷。
“服刑指导中心是为帮助服刑犯人改造建立的机构。中心有28名警官,全部是女警,由于女警不能直接接触男犯人,所以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监区外,利用电脑网络、可视电话等对犯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孙路静主任说。
孙路静很明白,帮助王中安最实际的工作就是找到他的前妻。王中安和前妻都不是潍坊本地人,孙路静先到他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查找线索,在那里她找到了王中安前妻的侄子的电话。能不能联系上王中安的前妻和孩子,孙路静一点把握也没有。
“我想不管怎么着,先拨一个看看。电话打通了,但是他非常不配合,没说几句就挂了。后来我再打,告诉他王中安现在的情况。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最后果然说出王中安前妻的电话。他和我说,警官,你一定要答应我一件事,千万别和她提王中安的事情,她听到这个名字就受不了。我说,你放心,我一定做到。”孙路静对本报(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
孙路静按照电话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恰是王中安的前妻。“我听到是她,就没有说我的真实身份。我问她,儿子强强在不在。她反问我是谁,我特意压着嗓子说,我是强强的同学。她说,强强现在不在家,让我过15分钟再打过来。”
15分钟后,孙路静终于和王中安的儿子强强对上话。“我对强强说,我是你爸爸所在监狱的警官,你不要激动,也不要多说话,你只要听我说就好了。强强很懂事,他当时就答应了。我告诉强强王中安现在很痛苦,很想见到他们兄妹。讲了几分钟之后,强强问我,怎么坐车到潍坊监狱,我告诉他地址,让他来之前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他。”孙路静挂了电话,感觉这个孩子并没有抛弃王中安,但她并不确定他是否真会来监狱看望王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