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 (记者 陈俊儒) 今年7月初,张文拿着《继承权公证书》来到乌市国土资源局新市区分局办理土地证过户手续,并出示了公公刘福贵、婆婆冯秀英与其丈夫刘强的三张死亡证明。
就在工作人员准备为张文办理手续时,与张文同一社区的居民看到了这一幕,惊讶之余提醒工作人员:“她的公婆和丈夫都还活着”,工作人员立即暂停了过户工作。
随后,工作人员与张文所在的乌市新市区江苏东路社区取得联系,证实张文的公婆及丈夫都还健在。工作人员立即将此事通知了张文的丈夫刘强。
刘家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即惊讶又气愤,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刘家人得知,张文不仅要办理其父名下的土地证过户,还早在一个多月前凭借一纸《继承权公证书》将老人的房产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并且已拿到了署有张文姓名的房产证书。
张文和刘强于1996年元月结婚,刘强是家中的老小,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均已成家另立门户。当时刘福贵家有14间土坯房,撤村建居后,刘福贵家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幢3层小楼,而这处房产便是引发“被死亡”闹剧的“祸首”。
“当年盖这房子花了近40万,绝大部分都是我娘家人垫付的,只有3.5万元是婆家借给我们的,按理说,这栋房子本来就该属于她。”张文说,为了盖房子,她还在不知道怀有身孕的情况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流产并从此不孕。
但张文的公公刘福贵表示,当年盖房子的钱都是撤村建居的补偿金,并未花张家的钱。
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刘家建新房时,张文的确出了不少力,还为盖房四处借钱,也曾找她借钱应急。“那几年,刘福贵老两口经常给我们夸儿媳妇好,张文的能干在村民眼里是有目共睹的”。
张文告诉记者,当年10月底,3层小楼全部竣工后,公婆搬到了附近的楼房居住,她和丈夫开始靠出租房屋生活,“靠着房租,我们还清了盖房时的欠款。”
虽然生活越过越好,但张文和丈夫刘强的感情却越来越疏远,没有小孩成了两人的一块心病。2002年,两人收养了一个孩子,但仍然没能挽回感情。
张文说,2008年,公公将3层小楼的房产证交给她保管,并表示过要将该房屋过户至她名下,“我想着都是一家人,就没急着办房屋过户事宜”。
而对于张文的这一说法,刘福贵老人则表示,当年张文说要在家开宾馆,需要用房产证,他才将房产证给了她,可她再也没把房产证交回。“2009年3月6日,我和老伴又在张文的劝说下做了房产赠与的公证,我们都是文盲,老伴又是聋哑人,我以为房子给她就和给儿子一样,谁知道她会私吞呢?”
但张文说,当时她和丈夫的感情越来越差,她担心离婚后她和孩子会一无所有,这才决定将房子过户至自己名下。“因为我们还是夫妻,所以房屋受赠人是谁的名字都一样,经公婆同意后,一起去公证处做了赠与合同的公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文感到和丈夫的感情已经无法挽回,就去房产部门咨询了房屋过户费用,当她得知过户该房产需要缴纳各种税费30余万元后,决定放弃过户房产。
“就在我准备离开时,遇到一位姓陈的中介,她告诉我只需要11.2万元就能将房子过户到我名下后,我给她交了定金,将此事交给她全权负责。”张文说,至于中介是如何操作的,她并不清楚,直到房产过户到她的名下,她支付了剩余的11万元。
“7月初,我和那个中介一起去土地局办土地证过户时,我才知道中介是通过假死亡证明在房产部门给我办了房产继承的过户手续。那个中介见出了事,从此就失去了联系。”张文哭着告诉记者,当时家人都同意用最省钱的办法解决房产过户的事情,可中介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办了假死亡证明,不仅让她一无所有,更失去了公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