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机多卡”专利权人称:双模手机侵犯其专利权
|
发表时间:2008-04-13 21:42:15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周末 作者: |
|
“一机多卡”专利权人洪川田近日在京发布维权声明。 他说:“双模手机市场100%侵犯我的专利权。为此,我们即将向国内外涉嫌侵权企业发出律师函,对期限内未签署专利许可合同的企业,将依法追究责任;对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将实行免费专利许可。” 此前,洪川田曾以侵犯其专利权为由,将深圳某公司推上被告席。现在,这起备受业界关注的涉及双模手机的专利案,已经以和解告终。 据洪川田调查,目前涉嫌侵犯其专利的企业达40余家。对于律师函给出的期限,洪川田和他的律师避而不谈。 发明“多卡双向收发手机” 双模手机被业界广泛认为是2G向3G手机进行平滑过渡的首选。其“一机多卡”、“多网在线”等功能受到市场青睐。 洪川田非常肯定地说,只要是拥有多卡并同时自动双向说话功能的手机,就一定绕不过他发明的“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 他说,发明的灵感,完全来源于生活。“由于商务繁忙,我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每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原来的手机和卡就不能使用了。为了不漏接重要电话,我会随身携带好几部手机,于是就有了发明一种新手机的念头,可以同时装上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卡,开机后每条线路都处于待机状态,这样接打电话就不那么麻烦了。” 2002年开始,洪川田投入大量资金,招贤纳士组织研发。2003年,洪川田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递交了名为“多卡双向收发手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于2004年11月获得授权。同时,该发明也在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获得专利权。 该项专利是在一个手机主板上,同时拥有多个卡座,可插入不同国家、地区及不同网络公司的SIM卡,多卡可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同时待机双向收发,具体实现“多机一体”的功能。 洪川田说,早在2003年、2004年,市场上就有一机多卡手机。不过那是假双卡,要经过切换,用一个卡时要关掉另外一个卡。 “第一个中国手机创意超过全球的,就是我发明的这个三卡通,就这么简单。”洪川田说。 举起维权大旗 据预测,目前双模手机市场拥有6000万以上的消费群体,2008年市场需求量约为2亿部。 拿到专利后,洪川田开始寻找双模手机生产的技术伙伴、资金伙伴和合作伙伴。但在2005年底,曾经与洪川田接洽过的深圳某公司推出了一款CDMA/GSM双模双待手机,将双待机概念引入到手机行业,一下成为当时高端手机市场的热点。 洪川田经调查认为,该款手机抄袭了自己的“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 2006年8月,他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对方告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50万元。同年12月1日,对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涉案专利权无效请求。随后,专利复审委开庭审理了该案。 洪川田感慨:“将侵权企业诉诸法律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么做只是为了提醒他们,要尊重知识产权。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手机产业将走上穷途末路!” 几经周折,案件到今年初宣布以和解告终,双方签署了专利许可合同。洪川田说:“我们是庭外和解,免费许可,附加了一些小的条件,比如要求要把东西做好等。现在,双方关系友好,希望共同研发打造出响亮的中国品牌。” 只将专利许可给国内企业 洪川田言辞激昂地说:“我要用自己的‘一机多卡’,打破‘一机一卡’时代民族品牌备受挤压的局面,让中国手机夺回失地。”他坚信“一机多卡”时代已经来临。 他声明,只愿意将“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许可给国内企业,并与之携手打造民族品牌;而且只要对方尊重知识产权,将免费进行专利许可。 有专家认为,洪川田的多卡双向收发手机的发明,解决了我国巨大的用户群从2G向3G过渡的重大问题,同时这是一种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制式实行多机一体的极好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小青教授认为,多卡双向收发手机发明且即将上市,其意义不仅在于手机领域本身,它为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