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不错、面容姣好的李雨10年前来到南京,跟着哥哥开公司的她一心想嫁个南京人。李雨很快在隔壁一家维修店相中了小伙蒋家英。蒋家英自称是国企的职工,收入颇丰,两人恋爱一年便结了婚。蒋家英号称月薪上万却从不往家里拿钱,反倒要李雨出资5万开火锅店,结果开店赔本两口子产生矛盾。蒋家英稍不如意就对李雨打骂,但李雨念及老家亲友都羡慕自己嫁了个城里人,一直忍气吞声,丈夫却变本加厉,他们成了派出所、司法所的常客。一次调解时李雨得知:蒋家英原来因为盗窃坐过牢!被打得浑身是伤的李雨步履艰难地来到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含泪向法援工作人员说:丈夫对我下手很重,我要离婚,不再受家庭暴力。
看中“国企上班”南京户口的单身小伙
李雨今年40岁出头,老家在安徽。李雨家人在老家开公司,家境不错。面容姣好的李雨觉得老家毕竟是个小地方,想到南京发展,内心里她也不愿在家乡嫁个人过平淡的日子,很想找个城里人成家,因此到了30岁她还待字闺中。2000年,30岁出头的李雨跟随哥哥把生意做到了南京,她在城南租房居住,帮助哥哥打理公司事务。公司隔壁有家维修店,李雨生意不忙时就去串门,很快和维修店里的老板、伙计混熟了。李雨发现维修店里的人几乎都和自己一样来自外地,唯独有个小伙操南京口音,年轻和自己相仿。李雨和小伙熟识后知道他叫蒋家英,便有意无意地问他的情况,蒋家英说他是附近一家国营企业的职工,每个月能拿1万元。李雨自身家境不错,她看中的倒不是蒋家英的收入,而是他也是单身,并且是南京户口。随着两人接触的增多,两个大龄青年谈起了恋爱,她也时常看到蒋家英进出附近那家国营企业,并熟悉地和门卫打招呼聊天,由此也相信蒋家英就在那个大院里上班。
丈夫据说“月入万元”但从不贴补家用
2001年,李雨和蒋家英结了婚,她实现了嫁个城里人的心愿,住进了蒋家英的家里,回到老家也感到比较风光,毕竟在大城市里落户了,亲朋好友都十分羡慕她找到了一个如意郎君。婚后李雨见蒋家英整天不上班很是奇怪,蒋家英信誓旦旦地说:结了婚我要让你过好日子,以后我们一起做生意,你有多少钱可以投资。李雨说她身上只有5万元,蒋家英说他在市区看中一个门面想经营火锅店,说他可以投资15万,鼓励她拿出5万元来投资。李雨原先听说蒋家英月薪上万,但从没见他拿出钱来,反正自己娘家条件好从来不差钱,也就没有追问过蒋家英,听老公说起投资开店的事,她心想蒋家英没拿钱回家原来存了15万要投资开店,于是答应拿出自己的5万元。蒋家英见说动了老婆很开心,当即许诺她说:店开起来你当老板娘,收银也由你来负责。就在夫妻二人筹备开店之时李雨已经怀了孕,她挺着个大肚子帮助蒋家英忙前忙后筹办,等她生了儿子后火锅店顺利开张了。
弱女经常遭家暴成派出所“常客”
蒋家英由于不擅经营很快亏了本,夫妻俩为此产生矛盾,蒋家英稍不如意就打骂李雨,李雨难以忍受四处求助,成了派出所、居委会、司法所的常客,但往往调解好了没几天又生出矛盾,李雨仍旧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中,时常挨打了以后还要继续做家务。李雨想摆脱痛苦的婚姻,但想到老家的亲友都很羡慕她嫁给了南京城里人,如果打官司离婚比较难堪,于是就忍受了下来。一次,李雨再次来到派出所求助,民警调解时语重心长地对蒋家英说:像你这样有过前科的成了家不容易,你要珍惜啊。这话正巧被李雨听到,她打听后这才知道,蒋家英以前因为盗窃坐过牢,被那家国有企业开除了,只是他和门卫比较熟悉,仍能够进进出出厂区而已。火锅店他也没有投资,只是用她的5万元投入就运转起来了,本钱有限难怪生意做不下去呢。蒋家英在各方的劝说、调解下仍没有改变,长时间实施家庭暴力,李雨面容憔悴,身上伤痕累累,说话都感到吃力,身心备受折磨。她终于下定决心,步履艰难地找到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含着眼泪向法援工作人员倾述:我受的苦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丈夫对我下手很重,我现在只想尽快解脱,不再受到他的暴力。(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汪晨 晓昕